荥阳市委书记宋书杰:全民行动强化农村文明创建

       荥阳市是距省会郑州最近县级市之一,面积943平方公里,人口66万,辖15个乡镇(街道);荥阳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区位独特、发展迅速,是中国诗歌之乡、象棋文化之乡、嫘祖文化之乡,是国家卫生城市、七星级慈善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委作出了建设文明河南的重大决策。着眼于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着眼于社会道德治理的现实需要,着眼于凝魂聚气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2015年4月荥阳市启动实施了“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和群众文明素质提升,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以“修身”为根本,潜移默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播撒真善美的种子

  开展“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内容涵盖了爱国、敬业、守法、诚信、友善等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荥阳的实践形态,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活动中我们注重设计谋划,强化群众认同,引导群众理解“修身”、接受“修身”、参与“修身”。

  一是制定行动计划。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分步推进,制订了五年行动计划:2015年为启动年、2016年为普及年、2017年为巩固年、2018年为深化年、2019年为规范年,五年后作为常态性工作长期坚持。确立了“公民素质提升、干部尚德养廉、文明创建推进、美德少年培育、法治城市促进、诚信体系建设、和美环境营造、优秀文化传承、志愿服务普及、全民慈善”等十大工程。

  二是营造活动氛围。为增强群众认知度,编印“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大众读本和干部读本十万册;在市属媒体设置修身专栏,制作公益宣传片,建立“修身”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全民行动的目的、意义和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全市建立修身主题文化墙149处,建立修身广场、修身长廊210处,设置公益广告300余处,制作“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20000多平方米。在荥阳市植物园设立“好人广场”,在文博中心建成了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在索河路、商隐路、郑上路、京城路建成了修身主题街道,广武镇建造了“孝母广场”和47米彩绘文化墙……置身荥阳,浓郁的修身文化扑面而来。

  三是突出全民参与。坚持“全民参与、分类指导”原则,针对城乡居民、机关干部、企业员工、中小学生等不同人群,按照“一镇一特色,一行业一主题,一村一特点”,通过“特色项目”“感动荥阳十大人物”“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诚实守信者”“爱岗标兵”“文明示范窗口”“美德少年”评选、“争做文明荥阳人”“争当文明志愿者”等活动牵引,分类分段协调推进。围绕干部“修德”养廉,打造了廉政文化示范基地—“廉苑”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围绕企业“修诚”立信、突出“以诚信立业、以质量取胜、以品牌兴企”修身文化建设;围绕市民“修习”正德,突出乡贤文化、家风传承、星级文明农户评比;围绕学生“修志”立强,突出“德育文化建设”。

  二、坚持以“认同”为要义,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让修身行善在人们心田生根发芽

  春风化雨可以润泽心灵,内心认同才能积极践行。全民行动关键在教育。在教育引导上,突出“修身行善,明礼守法”的核心要义,着力打造“四个讲堂”,夯实筑牢群众思想根基。

  一是利用“道德讲堂”进行教育。在全市村镇、企业、学校,设立不同类型的“道德讲堂”260个,今年以来共开展活动1300场次,参与人数150000人次。通过邀请专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讲德讲善、讲礼讲法,唱歌曲,送祝福,凝聚道德共识。

  二是利用“百姓讲堂”进行教育。组织文艺骨干将贤孝故事、身边好人、修身格言和党的方针政策编排成文艺节目,用快板、戏曲、歌舞、三句半等形式进行表演,讲农家话,说农家事,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今年以来,“百姓讲堂”在全市农村、社区、企业演出134场,观看人数达65300人次,在群众当中产生了很大反响。

  三是利用“法律讲堂”进行教育。与普法教育相结合,送法进农村,邀请法律知识专业人员以集中或分散的形式讲解涉及到农业农村农民的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群众不但要讲道德,更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四是开设“礼仪讲堂”进行教育。开展礼仪教育,邀请国内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为全市干部群众授课;开展公共文明常识“七进”活动,每个村组下发《公共文明常识通俗读本》,普及公共文明礼仪知识。王村镇房罗村群众集体创作的《报娘经》广为传播,经过几次修改,村民又把它变成歌曲来唱,成为村里孝老爱亲的一个生动教材。

  三、坚持以“典型”为引领,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让全社会处处开遍修身行善之花

  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示范引领。群众身边的典型可亲可敬可学,更能激起人们心中的道德认同感。荥阳是“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的起源地,是二十四孝之一——王祥卧冰求鲤的发源地,我们以星级文明户和孝贤文化为载体,不断放大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一是充分发挥星级文明户的带动作用。我们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为根本,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持续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目前共评选文明户4600户,带动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的各种活动的开展,着力营造“家家都参与,处处都能为”的环境条件。连续开展四届“感动荥阳”十大年度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先后评选出55名“感动荥阳”人物、道德模范、修身楷模人物等,市委市政府给予每人一万元的助力金。坚持开展“文明家庭”“好公婆”“我为老人洗洗脚”等活动,2015年共评选出“文明家庭”985户、“好公婆”581户、“好儿媳”811户、“好妯娌”100户、“好邻居”100户、“最美母亲”100名。

  二是充分发挥乡贤文化的熏陶作用。筹建荥阳修身展览馆,深入挖掘卧冰求鲤孝道文化,着力打造“德孝荥阳”特色品牌,以点带面,使精神文明建设真正烙上地域文化印记,从而形成并在弘扬传统中传承文化基因。以农村为重点,通过收集整理经典家训和家风故事,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家风家训体系。累计征集优秀“家规家训家书”432条,“我的家风”故事625篇,家风艺术作品130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阵地、文化艺术等载体,广泛开展传播展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活动中领悟家风家训内涵。城关乡南周村建设了“孝善文化墙”,以诗歌形式展现家风家训。豫龙镇毛寨村设立了家风家训水彩画文化墙,该村75岁的魏大娘教育子女时常说“人生有两条路,一条正路,一条邪路,做人要走正路不走邪路。”这句话不但被收入家风家规集子,还被写在了村里的文化墙上,群众看后很受教育。

  三是充分运用“一约四会”进行规范约束。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发挥作用。全市95%以上行政村都建立完善了符合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建立了四个群众自治组织,制定出台了《荥阳市红白理事会章程》,农户办理红白喜事,红白理事会都参与筹办,一切从简,杜绝了铺张浪费和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

   四、坚持以“成效”为落脚点,虚功实做、知行合一,引导全体人民共享修身行善之果

  “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的开展,推动了发展环境整体优化,形成了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通过与各项中心工作融入结合,将全民修身的理念转化为人人看得见的行动,有力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双提升、双丰收。为提升全民素质营造了良好氛围,人民群众的文明素养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治理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医患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全市2014年发生医疗纠纷51起,2015年发生37起,2016年截至目前发生1起;群众信访案件明显下降,2016年全市赴上级集访起数比2015年下降30%,荣获2015年度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市。市民修身内生动力得到有效的激发释放,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本土企业家李发臣连续七年来坚持每卖一平方米房子向市慈善总会捐赠10元善款,累计捐款已达456万余元;市民胡建民创立个人爱心基金助学项目,发放助学金265.4万元,资助困难大学生619人次。荥阳慈善事业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荣膺“河南十大爱心集体、中国慈善城市推动者、中华慈善奖”等荣誉称号。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3人,河南省道德模范2人,河南好人1人,高山镇高山村、冢岗村同时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村”。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省级文明城市复检、大气污染治理等各项重点工作、中心工作中克难攻坚、拼尽全力、分秒必争,经济社会发展连续晋位升级;荥阳市元至十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2.6亿元,增长31.6%;荣膺2016年度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60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1位;2016年度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47位;2014、2015连续两年荣获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考核前三名,2015年度郑州市综合考核第一名。

  我们深知,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一如既往持续深入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广大群众的智慧力量更好凝聚起来,把推动发展的力量更好提振起来,激发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才智,不断汇聚推动全社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荥阳市文明办)


文明泰安风采展活动办公室 电话:0538——6999656  E-mail:wenmingtaian@163.com  管理登录